拼 音 zhēn
多 音 1音
部 首
笔 画 14
五 笔 SDWT
注 音 ㄓㄣ
结 构 左右结构
笔 顺 横 竖 撇 点 横 横 横 撇 捺 撇 横 竖 撇 点 详解

字体鉴赏

榛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榛字成语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榛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榛zhēn

(1) 名词

乔木。

(2) 名词

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
【榛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◎榛 zhēn 名

(1) (形声。从木,秦声。本义:植物名。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)

(2) 同本义

榛,榛木也。 ——《说文》山有榛。 ——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女贽不过榛栗枣。 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

(3) 又如:榛林(榛木林)

(4) 榛果

(5) 丛生的树木

木丛生曰榛。 ——《广雅》

隐于榛薄之中。——淮南子·原道训》。注:“聚木曰榛,深草曰薄。”。

(6) 又如:榛林(亦指丛林);榛迷(杂林丛生);榛株(丛木的根株)词性变化

◎ 榛 zhēn 形草木丛生的样子

榛卉(杂生的花草);榛曲(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);榛杞(泛指丛生的灌木);榛草(丛生的杂草)

【榛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zhēn

①一种落叶乔木。 《诗经·小雅·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榛。”【又】榛树的果实。 《礼记·内则》“枣栗榛柿,瓜桃李梅。”②丛生的荆棘。左思 《招隐诗二首》:“经始东山庐,果下自成榛。”

【榛榛】草木丛杂的样子。

【榛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

【唐韻】側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緇詵切,音臻。

【唐韻】同。

【說文】木也。

【詩·邶風】山有榛。

【大雅】榛楛濟濟。 一曰蕪也。

【揚雄·反騷】枳棘之榛榛兮。

【註】榛榛,梗穢貌。 又【說文】註,果實如小栗,引莊公二十四年《左傳》女摰不過栗。

【徐曰】今五經皆作榛,榛有臻至之義。又【禮·曲禮】婦人之摰,椇榛脯脩棗栗。

【釋文】古本作。○按此二說,則榛訓木名,訓果實。古字分,今通用。 又【韻會】或作樼。

【左思·蜀都賦】樼栗罅發。

【註】榛樼同。 又榛筓,婦人喪服。

【禮·檀弓】榛以爲筓,長尺而總八寸。 又聚木曰榛。

【淮南子·原道訓】木處榛巢,水居窟穴。 又【集韻】慈鄰切,音秦。鉏臻切,音蓁。將先切,音箋。義同。 又叶渠年切,音近䖍。

【司馬相如·弔二世賦】汨淢靸以永遊兮,注平臯之廣衍。觀衆樹之蓊薆兮,覽竹林之榛榛。衍平聲。考證:〔【禮·曲禮】椇榛脯脩棗栗。

【註】榛,古作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釋文。榛古改古本。